首页 > k8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凯发k8(中国)天生赢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6.7%!6.7%!6.7%!

发布时间:2025-10-15 17:56:31    次浏览

摘要?中国第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6.7%,连续第三个季度增速持平。其中第三产业贡献高于第二产业13.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1%,结构性改革初现成效。?九月金融数据表明,企业中长期贷款意愿大幅增强,由8月的减少-80亿元反弹至新增4466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环比增加455亿,但占比大幅减少,随着楼市限购限贷政策实行,居民中长期贷款将面临大幅缩水。?投资增速触底,民间投资反弹。基建地产的火热带动下游产业需求复苏,采矿业同比降幅缩窄5个百分点,建筑业同比降幅缩窄近3个百分点。同时,汽车制造业同比增幅缩窄2个百分点,汽车行业可能随着需求提前释放完毕而趋于下行。?工业增加值不及预期,仅录得6%的同比增长,但日均数据上并未出现明显下滑,汽车产量更是再创新高,我们认为主要是部分行业企业受到G20期间限产因素导致工业增加值不及预期。未来随着部分煤炭等行业限产放松,工业增加值将持续复苏。?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速度超预期,9月外汇占款减少3375亿。十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加快,但对一篮子货币却基本保持稳定,明确验证了我们之前的“谁弱跟谁”的判断,外汇占款流失速度加快,但银行代客结售汇却未见明显异常。 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GDP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保6.7%2016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7%,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52.8%,提高1.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高达71%,提高13.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图1:GDP同比增速连续三个季度维持在6.7% 图2: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显著提高,进出口贡献为负 数据来源:WIND资讯,普兰数据,国家统计局虽然总体经济暂时企稳,但楼市的泡沫化引发了监管层关注,多地联合调控楼市将导致房地产对GDP的拉动作用显著下降,甚至带来高基数导致明年GDP增速再下一个台阶。而基建投资增速目前已处于高位,进一步扩张能力有限。短期内,地产和基建的驱动仍将对中下游产业保持支撑,预计四季度GDP增速仍将维持6.7%的增速。民间投资属于周期性触底,几乎全线分项数据上都有所回暖,其中采矿业同比降幅大幅度缩窄5个百分点,建筑业同比降幅缩窄近3个百分点。分地区看,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同比涨幅扩大1.1个百分点。再细看,采矿业中,煤炭同比降幅缩窄最为明显,达10.1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相对表现较弱,但结合9月底至今的黑色系期货市场来看,未来黑色系仍有降幅缩窄的空间。同时,汽车制造业同比涨幅下滑2个百分点,后续有继续下滑的趋势。 工业增加值不及预期,仅录得6%的同比增长,但日均数据上并未出现明显下滑,汽车产量更是再创新高,我们认为主要是部分行业企业受到G20期间限产因素导致工业增加值不及预期。未来随着部分煤炭等行业限产放松,工业增加值将持续复苏。地产数据全面小幅上行,主要原因是在调控政策出台前的“需求抢跑”所致,预计后市将持续下滑。图3:基建投资高位维持,民间投资触底反弹,房地产投资疲态初现 图4:地产销售小幅上行,但由于调控,未来将大幅滑落 数据来源:WIND资讯,普兰数据,国家统计局总体而言,未来固定资产投资有望缓步复苏,地产与汽车行业产销都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基建投资将维持高位起到稳定经济增速的作用,煤炭等限产政策将有条件放开,促进市场重回均衡。二、企业信贷复苏,房贷最后一博九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7200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200亿元,均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数据表现靓丽,九月新增4466亿,占比显著提高。代表房贷的居民中长期贷款环比多增455亿,但随着限购限贷政策落地,该项目未来将面临断崖式下跌的可能,同时拖累整体信贷增速,银行业资产荒现象恐将加剧。图5:企业中长期贷款明显好转 图6:货币剪刀差开始缩窄,企业投资意愿或好转 数据来源:WIND资讯,普兰数据,国家统计局九月M1增速24.7%,M2增速11.5%,“M1M2剪刀差”开始缩窄,其原因首先是由于去年M2高基数因素逐步消退,导致M2同比增速回升;其次,企业囤积现金意愿开始放缓,M1增速从高位回落。总体而言,实体企业投融资意愿均有所好转,四季度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本报告由上海普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制作。本报告是基于公开渠道可以获得的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所载的意见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普兰金融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之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